學院簡介

 19796月,由電工基礎、無線電基礎和電子線路三個教研室組建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電子工程系(八系)。200112月成立伟德官网手机版。伟德官网手机版主要從事信息與通信領域的教學與科學研究工作,重點服務于國防、船舶、航空航天和工業信息化等領域。學院現有“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三個一級學科和“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兩個本科生專業。其中“信息與通信工程”學科是省部級重點學科,擁有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博士後流動站,是伟德官网手机版主體學科之一,被學校列為“十二五”重點建設學科。學院信息與通信工程一級學科在2012年全國第三輪學科評估高校排名第20

 學院基層學術組織的架構為“三所兩中心”,即信息處理技術研究所、艦船通信與對抗技術研究所、電子技術研究所及基礎教學中心和實驗教學中心。

 學院彙聚了一批富有活力和創新能力、學科和學緣結構合理、數量充足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137人,其中專任教師105人,正高級職稱23人,副高級職稱50人。教師中博士生導師42人,碩士生導師99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86人,占專任教師總數81.9%,具有海外進修一年以上經曆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30%。截止20209月份,各類在校生2399人,其中本科生1438人,碩士研究生775人,博士研究生150人,留學生研究生36人,在站博士後研究人員20人。畢業生的一次就業率多年保持95%以上。

 學院建有國家級電工電子基礎課程教學基地和國家級電工電子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以下簡稱示範中心)。國家級電工電子基礎課程教學基地于2004年通過國家教育部驗收,電工電子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于20063月申報成功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示範中心下設電路電工基礎實驗室、電子技術實驗室、信号處理技術實驗室、通信技術實驗室及大學生創新實驗室5個實驗平台共31個實驗室,有效保障了日常各類實驗課程及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的需要。2016年,學院先進船舶通信與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獲批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

 學院教師在教學和科研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績,先後獲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2個;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門,教育部來華留學英語授課品牌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9門;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6項、二等獎10項;出版專著、教材100餘本。近年來,學院共承擔國家科技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子課題)7項、科技部國家國際科技合作計劃項目3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3項,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1項,基礎科研項目2項、技術基礎項目2項、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含特别資助)10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7項、博士點基金項目10項、省、市基金項目60餘項、橫向科研項目350餘項。學院取得了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成果,先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5項、二等獎33項、三等獎48項。學院教師發表高被引ESI文章19篇,學術論文4500餘篇,其中被SCIEIISTP收錄近3800餘篇,申請發明專利近894項,授權發明專利450餘項,組織學術報告會150餘場次,出版專著28部。

 國際交流方面,學院獲批1項英國愛丁堡大學國家留學基金委優秀本科生資助項目,同時,學院還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韓國、德國、台灣、香港、澳門等多個國家和地區高校建立了校際合作關系,現有100餘名學生赴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英國劍橋大學、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日本東京電氣大學、韓國檀國大學、韓國延世大學、德國萊比錫大學、台灣清華大學、台灣中原大學、台灣元智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澳門大學等多所高等院校交流學習,學生在交流學習期間取得了優異成績,外語交際能力及個人綜合素質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目前,學院正積極與美國、法國等高校聯系,進一步拓寬我院學生的交流途徑和交流模式,同時也為我院推進國際化進程打下基礎。

 人才培養方面,學院根據我校向研究型大學過渡的整體戰略規劃,為本科生的基礎教育和創新教育提供保障。在加強基礎教育的同時,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動手能力。幾年來,有近千學生參加了學科競賽,100餘人獲國家一、二等獎,200餘人獲省級獎勵,曆屆學科競賽獲獎率高達50%以上。學科競賽已凸顯“品牌效應”,引導更多的學生走向科技創新之路,形成人人想創新、人人學創新、人人幹創新的良好局面。由學院學生組建的科技社團“E唯”協會連續兩年獲得“國際水下機器人大賽”冠軍,先後獲團中央“百優大學生優秀社團”、團中央“小平科技創新團隊”獎、中國雅虎網“超級社團”評選全國第三名的榮譽。

(2021年10月更新)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