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杯:60項省獎背後……

時間:2024-08-25作者:文章來源:伟德官网手机版浏覽:220


2024黑龍江省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落幕

工程學子摘得一等獎18項 學校獲優秀組織獎


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是提升學生專業技能、培養創新意識、增強實踐能力的重要平台。伟德官网手机版把競賽作為典型的進階課外創新實踐環節,通過規範校内競賽組織流程:競賽動員會-校賽專項培訓-校内選拔賽-暑期訓練-正式競賽,以賽促練,有效提升了工程學子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氛圍。在剛剛落幕的2024年黑龍江省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TI)中,我校學子摘得一等獎18項、二等獎17項、三等獎25項,學校獲優秀組織獎。

序号

學院

參賽隊員1

參賽隊員2

參賽隊員3

指導教師

獎項

1

信通學院

王昊

楊羽童

包明明

侯長波

一等獎

2

信通學院

賈博涵

餘震

王叙茁

朱海峰

一等獎

3

信通學院

張可滢

陳功

戴小昕

張雅彬

一等獎

4

水聲學院

于澤華

代建粱

畢佳鑫

商志剛

一等獎

5

水聲學院

葉世強

楊奕斐

王鑫瑞

崔宏宇

一等獎

6

信通學院

楊可一

張一弛

王琳

朱海峰

一等獎

7

物理學院

蔣凱越

郭耀甯

丁烯恒

朱雲龍

一等獎

8

水聲學院

王唯嘉

趙雁澤

袁啟明

崔宏宇

一等獎

9

信通學院

彭政羽

蘇聖博

王宇航

解武

一等獎

10

信通學院

雷成清

陳晗卉

朱高臨

侯長波

一等獎

11

水聲學院

王家琪

趙尉淋

李豔超

張淑娟

一等獎

12

信通學院

李昊陽

張子豪

石浩宇

肖易寒

一等獎

13

信通學院

陳宇

高東超

葉思敏

肖易寒

一等獎

14

智能學院

王赫銘

朱葛涵

朱赫

胡文彬

一等獎

15

信通學院

牛泓睿

李世超

韓鎮洋

解武

一等獎

16

智能學院

丁頁天

崔軒浩

胡永良

張立偉

一等獎

17

水聲學院

張紫騰

張浩源

吳夢恒

崔宏宇

一等獎

18

信通學院

王超

孫思行

陳瑞軒

解武

一等獎

競賽動員:點燃創新熱情,彙聚青春力量

為确保電子設計競賽順利進行,3月初信通學院啟動線上動員工作。院長助理侯長波強調了電子設計競賽在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方面的重要性,并對典型賽題進行解析。競賽負責人朱海峰老師詳細介紹了競賽流程、獎項設置及往屆優秀案例。動員會吸引了10餘個學院的609名學生參與,為競賽的後續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專項培訓:夯實基礎,提升技能

為了幫助參賽學生更好地掌握電子設計相關知識與技能,學院精心組織了校賽專項培訓。培訓内容涵蓋工程實踐認知、運算放大器工程實踐、印制電路闆工程實踐、嵌入式入門及提升實踐等方面。此外,電子科技協會還圍繞校賽選題的設計制作,組織了嵌入式技術培訓,包括單片機介紹、ADC原理及代碼實現、嘉立創EDA軟件使用、電路焊接與調試等内容。通過一系列培訓,參賽學生的理論水平和實操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為後續的競賽打下了專業基礎。

校内選拔:激烈角逐,展現風采

為磨合參賽團隊的合作意識和電子系統實踐能力,5月中旬學院組織了校内選拔賽,選題涵蓋了儀器儀表類、通信類、自動控制類等多個方向,通過引導學生設計電子電路系統,并制作工程原型實物,為學生提供綜合實踐訓練。智能學院、水聲學院、信通學院、物理學院等多個學院教師組成評審組,對參賽作品進行現場測評。經過評委評審,最終評選出172支隊伍代表學校參加省賽。

暑期訓練:強化訓練 提升能力

為進一步提升參賽學生的實戰能力,學院在暑期組織了為期一個月的訓練,實驗中心為學院分賽點94支參賽隊提供了完善的條件保障,共開放了9個實驗室,提供了包括電源、信号源、示波器、口袋實驗室闆卡等實驗設備,電阻、電容、萬用闆、轉印紙等耗材,确保學生能夠順利開展創新實踐。同時,學院創新工作團隊制定了詳細的訓練計劃,指導教師團隊12人從71日到728日每天下午200500輪流排班為參賽學生答疑,針對學生在訓練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一對一輔導。此外,實驗中心還組織了多次交流分享會,邀請往屆優秀選手分享參賽經驗,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靈感。


正式競賽:全力以赴 勇創佳績

正式比賽期間,學院為參賽學生提供了全方位的條件保障,包括儀器設備保障、印制電路闆打印、電子元器件供應、參賽作品封存和報送等。學院領導多次親臨比賽現場,給予參賽學生鼓舞和支持。在四天三夜的緊張比賽時間内完成複雜的電賽選題并非易事,我校學子在拿到賽題後仔細分析賽題技術指标要求,團結合作,克服方案設計、電路設計、軟件編程、系統集成與測試等環節碰到的一系列難題,出色地完成了參賽作品,不僅體現了哈工程學子紮實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更彰顯了他們面對挑戰時的積極進取态度。

未來,學院将堅持以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為抓手,強化頂層設計,依托國家級電工電子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強化校企聯合實踐基地建設,持續加強專業教育與創新教育的有機融合,深化創新課程體系和課程内容建設,構建創新平台、創新課程、創新競賽層次遞進的創新全過程有機銜接育人法,建設全覆蓋、全鍊條創新育人體系,為電子信息類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創設一流環境。


Baidu
sogou